金庸先生生前完成的*后一件大事,恐怕便是他以81岁高龄赴剑桥读书,并终于在86岁高龄获得博士学位。
在2005年,金庸先生已被授予剑桥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从名声角度,81岁的他,不仅著作等身,有华人处皆知其名,而且已是剑桥大学的荣誉博士,大可以像其他荣誉博士一样谦虚而荣耀地将此添加在个人诸多头衔之中。但他仍热爱学习,喜欢求知,执着而纯粹。于是经历繁复地申请流程后终于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名正式学生。一年后,他凭借硕士论文《The Imperial succession in early Tang China》获得MPhil (英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研究型硕士)学位,随后继续学业,于201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且不论金庸先生一生著作留给华人世界的精神遗产,单这一份耄耋之年攻读学位的心力,便令人敬佩!
反观今天的年轻人,人生常常还没开始便没劲了。
高中生就不乏有人自称“叔叔阿姨”;
29岁逢人就惆怅自己“老”了;
明明才三十几岁,却总说“都30多了,来不及了”;
所谓中年危机,越来越早地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40岁的人仿佛再迈一步就要退休钓鱼养花了…
如果有人站在面前说“趁着大好年华,去读书啊”,恐怕总有人会嘀咕“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读什么书?”。但如果这个站在面前的人是金庸老先生,我们是不是要重新反思,人生才刚开始,有什么理由不去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种下一棵树*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无论是20岁、30岁还是40岁、50岁,此刻都是余生中*年轻的时候,有什么不可为的?又怕什么晚?任何时候,只要你想,都是*佳的时刻。
已经工作几年,没有读书的心境?
心境无非是一种状态,状态无非是习惯的反映,而习惯不就是坚持的结果吗?离开校园60年的金庸都能找回读书的心境,为什么我们不能呢?找到状态和心境的*佳方法,就是开 · 始 · 做!
放不下事业,没办法重回校园?
像金庸老先生一样退休了再重返校园固然值得鼓励,但如果有机会问金庸先生本人,估计他也希望这个梦想能够早一点、再早一点开始实现,说不定还可以在学术界成为一代大家。与其等待退休,不如就趁现在,放不下事业没关系,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读在职硕士,国内没有足够多的在职硕士机会没关系,海外很多名校的硕士都可以在职读。
怕自己一个人坚持不下来?
成人的世界是比拼自律的世界,坚持与韧性不仅体现在读书上,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为宝贵的品质。何况你不是一个人,加入一个学习群体,有志同道合的同学们,还有督促你、帮助你坚持下来的老师们,用集体的力量带动你,总能坚持下来。
今天,在中国也可以在职攻读海外学位,无需辞职,也不必长期出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