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能和孩子说的8句话——格兰迪生免费预约试听热线0510-85118759
雷区一:比较的话
你看看人家,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
我想,这是当前80、90后宝爸宝妈们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吧?当时的我们对这种话厌恶至极,但现在是否又在让我们的孩子重蹈覆辙呢?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肯定,更何况我们的孩子。这样无谓的比较,不仅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失去信心,也将破坏孩子的心理平衡,不利于孩子内心的成长。再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的孩子有拿我们和别人的爸爸妈妈作比较吗?有天当孩子说出,人家的爸爸妈妈怎样怎样时,我们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
雷区二:贿赂的话
你乖乖地吃饭,妈妈给你买
亲子沟通中,经常有家长习惯于把物质奖励作为条件,跟孩子谈判。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混乱的概念,一是做这些事情都是为家长做,而跟自己没有关系;二是物质是做一切事情的目的。这会破坏孩子对事物的正常理解,甚至产生功利心。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欲求也会增长,而当家长有一天不在能满足孩子的欲望时,又还能做些什么呢?
雷区三:哀求的话
求求你,别再这样了,好吗?
现在的孩子,仍是独生子女占多数,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而类似的话,更会助长孩子的自我中心,他们会认为自己才是家里*大的,连爸爸妈妈都得求自己。长此以往,孩子将会变得更加自私、任性。
雷区四:命令的话
我说不行,就不行
在多数父母的心目中,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不会,因此,为了帮助孩子,他们会强制规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但是,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因为我们认为只有自己做的才是对的。但这样,无形之中就让孩子被迫站在了“错”的那一边。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不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只是一味的强迫、命令,这样的亲子沟通只会导致更多的对立与冲突。
雷区五:偏心的话
你是姐姐要懂事。你是哥哥要让妹妹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家有两孩将越来越普遍。以前我们总拿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孩子要“大让小”,殊不知这很容易引发大孩子的委屈和不满,认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或者,爱弟弟/妹妹更多,由此产生敌对情绪。
雷区六:否定的话
小心,汤别洒出来。别跑,会摔跤
语言具有一定的暗示性,特别是负性语言。其实,当你说出这样的话,你就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会把汤洒出来,你肯定他会摔跤。无疑,这对他而言是一个打击,而非善意的提醒。同时,这样的话会将孩子的思绪联想到“汤洒了”“摔跤”的场景,进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啊。
雷区七:贬低的话
你真笨
有时候,我们的孩子因为年龄太小往往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去区分父母话语的真假,他们只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大人的话。父母在气愤的时候骂孩子笨,这对他们是一种极大的否定,更甚,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孩子在无形之中被父母贴上了“笨”的标签,这种心理暗示会让他们认为自己能力差,不如别人,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将受到打击。
雷区八:威胁的话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或许有妈妈会说,我只是吓唬孩子的,并不是真的要抛弃他啊。事实上,孩子并不会理解父母的真实意图,他们只会记得“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带来的恐惧与害怕。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与父母的亲子依恋关系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安全感,在他们的世界,爸爸妈妈是那个陪伴、保护并且*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抛弃的话,孩子一旦当真,亲子依恋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孩子将出现行为退缩、情绪不稳定、敏感、自卑、多疑、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更多资讯关注格兰迪生微信号:Grandison-China 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