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在线:方工——13395199360 ,0510-82031661
金属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降低铸铁的塑性和韧性,降低铸铁的疲劳寿命和切削性能;研究者用电子探针、电镜扫描、X射线图像分析仪等先进检测手段,发现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尺寸和分布对铸铁材料的失效重大影响。
资料介绍:许多学者已将20世纪30年代末C.E.Sims提出的钢液中硫化物形态分类法,用于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分类。I 类为铁锰氧化物和球状硫化物;II 类为链状或膜状硫化物和簇状ALO;III类为ALO棱角状硫化物和不规则形态的硫氧化物。II类链状薄膜状夹杂物,削弱铸铁晶界结合力,严重影响铸铁的抗拉强度。III类为ALO、棱角状硫化物和不规则形状的硫氧化物,是材料的疲劳源和应力集中的裂纹源。对于减少和改善铸铁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有效的办法:一是提高铸铁的冶金质量,提高铁液的洁净度。二是改善铸铁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
借用铸钢生产中采用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进行球化变质处理,可以改善II类、III类非金属夹杂物形态和尺寸,获得I类球状氧硫化物的复合夹杂物。稀土能够减少夹渣和缩松是不争的事实。采用稀土元素球化变质处理非金属夹杂物,一是使II类硫化锰转化为高熔点和热力学性质更稳定的球状稀土夹杂物;二是消除簇状分布的ALO并使其转化为球状稀土夹杂物;三是能有效的排除稀土夹杂物,获得高洁净度铁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