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冰冷石牌坊
我对山塘街的印象多半因为街上有很多石牌坊,有的蜷缩在人家的院墙里,有的残缺不全地站在路边,也有的堂而皇之地当街挺立。石牌坊的坊额、坊柱上刻过一些字,多半已模糊不清,也懒得去深究了。因为刨根问底,多半是一个节孝之类的故事。
河南石牌坊 “座牌坊就是一座中国古建筑的标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融入了古人所推崇的道德和生活理念。不过,这些冰冷的档案尘封已久,擦去落在石柱上或废址上的尘土,我们可能看见躲在牌坊和废址背后的那些哭泣的眼神,耳边挥之不去的嘤嘤悲泣。历史有时是冷酷无情的,炫耀的代价往往是一生的辛酸。想到此,我对那些石牌坊好像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在靠近山塘的新村里住过数十年,黄昏常去山塘街上走走,那时也还没这般热闹,星桥以东冷冷清情的几家店铺已然打烊,几盏路灯眨着昏黄的眼睛。从星桥向西走,越走越冷落,倒是石牌坊慢慢地多了起来,这儿一座,那儿一座,固执地向后人说着前世今生。
所幸还有9座牌坊活着,尽可以去触摸,去凭吊。
循山塘街西去,有一个地方叫“半塘”,表彰贝程氏节孝的石牌坊就委屈地躲在这里。石牌坊为花岗石构筑,单间双柱三楼坊。坊额上所刻“节孝”二字尚可辩认。上、中、下横坊上雕有飞凤流云、双龙戏珠和狮子滚绣球图案。石牌坊后原有贝程氏节孝祠,坐北朝南三进。*一进为祠门,两旁有砖贴八字墙,上饰砖雕,下承石雕须弥座;第二进为享堂,面阔三间,进深11.5米,梁架圆作,前有船棚轩。前有门楼与之相对,砖雕精细。贝祠现移建至昆山千灯顾炎武祠。
位于山塘街井泉弄口的石牌坊赞美的是一个唐姓孝子。乾隆二十四年(1764)所建,旌表孝子唐肇虞。小肇虞9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一生事孝。明末倭寇犯我东南沿海,母子相失。肇虞一路哭泣寻母,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为避战乱,他昼伏夜行,徒步三千里,发誓不寻到母亲就不回家。一天,他腹中饥饿,头昏目眩,不慎落入水中,被人救起后,他放声大哭,向路人泣诉寻母的遭遇。夜宿镇江关帝庙,梦见神以金铃系在他的手上,肇虞忽然顿悟,“金铃”莫非借指金陵?次日,他即起身赶往金陵。途中遇一老妇人,衣衫褴褛,拐个竹篮在地里挖野菜。肇虞告以寻母之事,老妇人领他回家,其母正是被老妇人收留了。母子相见,悲喜交加。肇虞迎母返乡,孝养至终。
位于唐孝子坊西侧的是陶张氏贞孝坊,为单间双柱石坊。横坊雕有鸣凤朝阳、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图案。坊柱上刻有“馨香垂奕,楔表坚贞”字样。这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为表彰陶张氏守贞尽孝所建。相传活寡妇陶张氏为守住贞节,把绣床搬到柴房隔壁的小屋里,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