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元项目数据分析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路329号B栋9楼
王经理:021-24193019
邮箱:2860763820@qq.com
近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了一桩糟心事。该网友是某网约车平台白金卡
会员,有时订车会收到“普通车紧张,免费升级商务车”提示。坐了几
次“免费升级车”,偶然回看出行订单,发现头几次升级确实免费,之
后却一直按照升级后的车型收费。翻看微博下近8000条评论,不少网友
表示有类似经历。大数据识别出的优质客户,反而成了被“宰一刀”的
对象。
随着互联网与生活的联系愈发紧密,全球数据呈现出爆发增长、海
量集聚的特点。大数据在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前景可期,为
公众勾勒出一幅信息通畅、生活便捷的美好图景。但同时,数据掺水造
假、非法交易、违规使用等情况,越过了法律与公德的准绳,突破了真
实、安全、公平“三条底线”。如不能及时整治这些行为,势必会影响
数据利用与大数据产业发展。
销量靠刷 流量靠编
数据造假掺水分
日前,安徽合肥市工商局网监局破获了一起假借电商培训为网商提
供刷单炒信服务的“造假”案件。经查,截至2017年底,涉事公司共计
为超过110余家网络商户刷单超过4600起,涉及流水金额56万余元。
从招募兼职“刷手”到层层分派任务,再到伪造物流信息、发送空
包快递,网购刷单的伎俩花样百出。去年11月,山东济南市工商局执法
人员根据网上兼职信息线索顺藤摸瓜,揪出186家涉嫌刷单的网店和900
余名“刷手”信息,此外还发现不少联系网店和刷手的职业刷单中介。
“互联网行业的公信力在于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如果被消费者
视作重要参考的销量、评价等数据被掺假注水,久而久之会引发‘诚信
株连’效应,损耗行业公信力。”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
认为。
以商品销量分析用户消费习惯,以播放量点击率评估传播热度,以
粉丝数评判受众规模……互联网时代,离不开基于数据的分析预测和效
果评估。业内人士指出,“数据噪声”现象本身很难避免,但如果是恶
意造假、主动掺水,将误导广告商、互联网平台等主体的生产经营选择
,最终扰乱行业秩序。
去年8月,视频网站爱奇艺将杭州某信息科技公司告上法庭,称其针
对特定视频内容的刷量行为侵犯自身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同时
表示虚假的数据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