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桥面防水层
欧美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混凝土桥面铺装中广泛应用了防水层,大大减少混凝土桥梁因为渗水的原因而造成的损坏,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但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出现了防水层和面层因为黏结强度不足而产生桥面铺装推移的病害。在中国,混凝土桥梁也经常发生类似病害。造成以上病害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没有能够完全去除表面残留物质,没有保留一定的粗糙表面来保证防水层和桥面铺装面层的黏结强度。
2.1 防水层基本要求
(1) 防水材料本身要有良好的不透水性、耐候性、强度等;
(2) 防水层和路面面层以及桥面底层要有足够的黏结强度和剪切强度。
2.2 优良的防水体系部分组成
(1) 材料本身的质量和性能的保证;
(2) 施工工艺和方法的保证。
以上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使防水层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3 传统凿毛方法与抛丸处理工艺对比 经过国内多年的摸索以及参考国外的经验,有关防水材料本身性能要求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已经制定,但对于防水材料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方面,相关行业要求却较少涉及。特别是目前桥梁防水中,几乎所有的材料厂家都已意识到基面的处理结果是整个防水体系的关键,但却一直没有真正适合桥面处理的工艺。中国目前较常采用的砼表面处理方法是:人工或机械对桥面凿毛。该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不便于大面积机械化施工;环境污染严重;黏结力较差;甚至存在在原混凝土表面产生强烈震动导致附加微裂纹的危险。以下为使用凿毛工艺的特点。
1)在机械冲击下产生微裂纹;
2)将原来并不松动的骨料会震松;
3)创面百分比低;
4)破坏原路面或桥面的平整度;
5)处理后的表面不均匀;
6)需要后续的清理工作;
7)环境粉尘污染严重;
而抛丸处理工艺的特点如下:
1)表面粗糙均匀;
2)完全去除浮浆和起砂,100%“创面”
3)露骨,但不会去除黏结紧密的骨料;
4)一次性施工,不需要清理;没有环境污染;
5)施工效率高;
6)设备运行成本低;
7)提前暴露混凝土缺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