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公司股东、投资者对于转战科创板态度如何?多位投资人、券商、新三板原挂牌企业,他们纷纷表示,更好的流动性是企业转板的主要原因,这不仅利于公司发展,也为股东提供更多退出渠道,因此,绝大多数股东目前都非常支持企业转板。
陈麒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一次股东会议公司就决定争取尽快上科创板。“去年末上交所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消息发布后,公司所有股东都很感兴趣,认为无论是从企业发展、资本整合、股东退出、企业知名度上讲,能登陆科创板都是好事。细则推出后,明确了门槛,发现企业条件刚刚够,立即决定申报科创板。”
而另有一家山东新三板公司也向记者表示,全体股东都对这项决定(申报科创板)表示十分赞同。
作为听云网络的投资人,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透露:“只要能转成(科创板),都太强烈地支持”。他认为,目前,新三板已经距离它的初衷太远,很多投资机构在新三板都亏了钱,我们很希望听云网络能上得去。
吴世春认为,新三板公司频频转科创板对投资者热情会带来积极影响,投资很关键的就是要有活跃的二级市场,否则风险投资缺少*重要的一点:退出通道。
“周围也听到数十家新三板公司计划转板科创板”,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表示,作为投资人,他也很愿意见到新三板公司转科创板,一来估值有机会提高,二来也多了一个退出通道,因此他非常支持新鼎被投的两家公司筹备转板事宜。
不过,也不乏不同的声音存在。一家曾在新三板摘牌的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公司大股东表示不支持公司登陆科创板,原因有二:*一,现金流好;第二,以公司现在的体量,科创板较小。
受限席位、领域等 近两年成功转科创板企业或不足50家
虽然新三板企业转板热情高涨,多位投资人及专家表示,*终能从新三板成功转入科创板的企业不多。由于科创板“席位”,且有领域、企业质量限制,转板难度大,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预计近两年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中,仅有30-50家企业来自新三板或曾经挂牌新三板。
同时,预计首批上市的公司中,绝大多数是独角兽与被扶持行业龙头,由于在二级市场缺少对标,这些企业目前估值与上一轮变化不大。
首先是因为近两年内科创板“席位”有限,*后能成功登陆的企业不多。陈麒麟推测,对标此前的创业板、新三板前一两批登陆企业数、年内成功转板的企业数或不超过一百家。
“一百家左右的规模,相较于目前申报科创板的数量来说,成功上市的比率是很低的”,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说。因此,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中,来自新三板,或曾经挂牌新三板的只会更少。
吴世春也认为新三板企业大幅转板不太可能,*主要的原因是科创板有明确的领域限制,比如硬科技、原创科技等领域比较受欢迎,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