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我们习惯把中国古典风格的头饰统称为发簪。其实,这些头饰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
簪的原名是笄[jī],是一种用来固定发髻的饰件,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后来的簪、钗等皆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笄源于笄礼,是古代女孩成人礼。 女孩子到了十五岁,如果已经许了人家,就得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笄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
▲ 古代女孩及笄礼
发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造型比较简单,用于插髻使头发不散乱。发簪的材质有很多种,象牙、木、铜、金、银等都可以用作发簪。
发簪也常常用来盘发搭配旗袍。这种样式简单古朴的发饰,可以用来搭配日常穿的旗袍。
簪的材质和颜色可以根据旗袍样式来选择。素雅简洁的旗袍可以配木质、象牙等材质的簪子;繁复华丽一些的旗袍可以选择金属材质。
单股为簪,双股为钗。古代用钗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钗,有“成双”的寓意,通常也作一对来使用。如薛宝钗,她父母给她取一个“钗”的名字就是希望她以后成双成对,婚姻幸福。
发钗的安插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
所插的钗的数量也没有特别要求, 可以左右各插一支,也可以插上几支,视发髻需要而定。
钗,相对簪来说,样式稍繁复一点,钗上可做的文章比簪要多。因此,钗可以用来搭配样式华贵一些的旗袍,如真丝亮锻、织锦缎类的旗袍。
虽然钗的使用不特别限制数量,但日常搭配旗袍,不建议插太多钗,会显得“头重脚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