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烤房的演变与发展
密集烤房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琼森等人以减少烟叶烘烤人工投入、提高烤烟质量为目的,进行了密集烘烤(bulk-curing)实验研究,从而引发了烟叶烘烤技术的一场革命。
1969年,日本鹿儿岛烟草试验场的技术人员山中弘久和川上嘉通二人成功研制出湿球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烟叶烘烤自动化。1974年,日本三洲产业株式会社生产出了气流上升式密集烘烤装置。1976年,鲍威儿(POWELL)公司又成功研制出771型大箱式堆积烘烤设备,使烟叶烘烤完全机械化和自动化。由此,密集烤房很快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津巴布韦等烤烟生产发达国家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
我国*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密集烤房研究。1963年,河南省烟草甜菜工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密集烤房试验研究,并于1973-1974年设计出了*代以煤为燃料、土木结构的密集烤房,初步确定了三种规模型号,在河南、山东、吉林等省示范应用。但是*后由于当时的自然经济状况以及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变化等原因,没有能大面积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