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古董古玩交易中心
联系人:张经理
先生 (经理) |
电 话:021-61979166 |
手 机:13122817308 |
|
|
|
|
古代残瓷标本对于玩家的重要性 |
古代残瓷和瓷片,原来民间和地表存货的就不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各种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开发,新出土的残瓷和瓷片更是不计其数,市面交易残瓷和瓷片的生意也随之火热起来。面对这么多廉价的残瓷和瓷片,自己应该选择玩哪些有研究学习价值的残瓷和瓷片标本?应该怎样研究学习残瓷和瓷片标本?笔者认为这是玩残瓷应该首先考虑定位的问题。
拙见,残瓷或瓷片不一定要收藏很多,适量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学习的、看着喜欢的收藏即可。手中有了购藏的残瓷或瓷片标本,就要逐个、逐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包括对胎釉呈色、致密程度、成型工艺工痕和气泡的基本状况研究、对胎釉老化表象以及对色釉或青花钴料及彩料老化质变的观察与研究等方面,还要挖掘发现某些特殊残瓷或瓷片的文化艺术内涵以及相关历史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市面出现了不少很廉价的貌似有收藏价值的“出土残瓷”或“出土瓷片”,冒充老瓷获取不义之财的新瓷赝品,藏友们切不可贸然买进,需要看明白东西新老后再掏钱不迟。如果觉得自己看不准,可以请当地老玩家帮助掌眼。如果能收藏到一些真正有研究意义和收藏价值的残瓷或瓷片标本,这对充实自己玩瓷学识和提高鉴赏瓷器的眼力是大有好处的。
其实,真正的好残瓷或好瓷片并不很便宜。记得前几年央视艺术品投资节目播出一则西安一位私人博物馆大藏家在景德镇花一万元购买了一片巴掌大的元青花出土瓷片,遂可知某些稀有名贵残瓷的收藏价值不容小视。本文发一件笔者收藏的印尼好友陈先生几年前送我的一件残器标本,客观的说,这种造型和艺术风格的完整器或残瓷标本比较罕见,在目前情况下是会有学术争议的,因为这类瓷器国内的发现和学术界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待于今后长时期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因此,笔者对这件残瓷标本不做新老和窑口定性研究结论,而作为一件很值得学术研究的标本和友情见证来收藏。陈先生是一位爱国华侨、印尼企业家,他与印尼皇室后裔交往颇深,自己开矿山,有打捞船,收藏瓷器颇丰,其中不乏元明精品(包括有海捞瓷和印尼皇室旧藏)。这件标本原来只残不缺肉,是陈先生在回国途经杭州时,几个瓷友宴请他,随后到酒店他的客房欣赏他带回国内的藏品时,其中一个小人偷窃走了瓶口部分。有瓶口的图是陈先生早年拍的图片(当时器口已经是残掉、临时安放在瓶颈上拍照的)。
当时器口已经是残掉,临时安放在瓶颈上拍照的
这件青花人物故事双螭耳扁瓶,除了器口残损遗失以外,其余品相完好。现有器高19厘米,纯手工制作,通体分四部分接胎成型。施青白釉,釉水极滋润,釉面有陈旧性不规则划痕。画片满工通景,纹饰繁而不乱,画风潇洒,画工老辣,笔触流畅,没有刻意临摹笔滞处,颈部蕉叶纹(实心)和对称花叶纹;扁瓶两侧堆贴对称双螭和折枝扁菊纹,该螭形体具有元代风格,扁菊纹具有明代早期的风格;扁瓶前后腹部开光绘宋代艺术风格的人物故事纹;圈足外撇,外足墙绘莲瓣纹。青花浓艳且有晕散,钴料浓重处烧结下凹吃入胎骨,和钴料在高温中沸腾鼓泡凸起的特征并存(业界称之为“铁斑”)。外撇高圈足,足底平切,足底内外边有力斜削一刀,裸胎处星散火石红入骨,胎泥中有呈像各异的孔隙,足内修胎较草率从简,胎骨看似粗糙,但手感绵滑,有如触摸婴儿肌肤之感。根据对上述逐项特征的细致观察与研究,窃以为所用钴料不排除是苏料或苏料与国产料的混合料之可能,胎泥也具有麻仓土之特征,故笔者斗胆推测有元代晚期景德镇烧制的可能。此为一孔之见,权作抛砖引玉,促进本网学术交流研讨。期待同仁们把对自己手中喜欢的残器或瓷片的研究心得撰文发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