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注册制改革破题配套制度亟待出炉
近日,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包括原属于证监会审批范畴的期货品种上市、修改或者终止合约,以及期货交易场所合并、分立或者解散等审批项目。消息一出,尤其是期货新品种上市取消证监会审批,引来业界广泛关注,。
期货新品种上市不用审批?据了解,目前监管部门还未有明确说法出台,暂时还是按老规则办事。不过,对于期市注册制改革方向,业内都非常期待。而国务院的*新决定,是从顶层设计上为期市注册制改革破了题,但配套制度还有待明确。
注册制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顺应决策层简政放权的改革大决策,同时也是国内期货市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成熟市场的品种上市,多以注册制为主,我国在期货市场建立初期一度放权给交易所。但由于当时制度不完善,出现了多起风险事件,后来则实行审批制。在实践中,期货品种上市并不完全由证监会决定,实际上演变成联合审批制或者国务院审批制。一个新品种上市要经过国务院和证监会两次审批,上市机制本身也不明确、不透明,上市品种也缺乏必要的竞争。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效率。
期市注册制会带来哪些变化?海外市场的发展历程或许能提供一些借鉴。
“海外新品种上市基本都实行报备而非审批制,比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要上市新品种只要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报备,除非有大问题,一般都会允许交易所自行安排。这种制度本身也增加了市场公平性,交易所之间也有更多良性竞争。”一位海外交易所人士表示。
当然,海外报备制度也并非没有监管,以美国为例,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也会设定一些底线和政策。因此,国内期货品种上市制度的进一步开放还需要更多配套政策的落实,并非一蹴而就。
市场化是大方向,可以预想,未来国内期货交易所将有更多自主权,思维也会发生转换,届时将会出现更多个性化的创新,而客户作为交易主体的话语权也会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也会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