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驴产于陕西省佳县、米脂、绥德三县,而以佳县乌镇、米脂桃花镇所产驴*佳。分布到附近各县和山西省的临县。产区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相对高,温差大。春季多风,夏热冬寒,气候干早,无霜期150~180 天。适宜种植杂粮,兼种大量苜蓿轮作倒茬。由于产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地块零散,道路崎岖狭窄,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使驴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驴在该地区占了大家畜总数的78 %。因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足,限制了驴向大型化选育。群众更喜爱选择体型中等、结构匀称的个体。当地养驴全年舍饲,冬、春以豆类、高粱、玉米拌以谷草、麦草饲喂,夏季主要喂青苜蓿,喂养十分精细。驴的繁殖,传统上由对驴的选择、配种富有经验的专业户进行。经过长期的培育,*终形成了这一中型的良种驴。
乌头驴适于山区驮、挽、乘各种工作,性情温驯,行动灵活。据对90 头驴的测定资料,公驴*大挽力平均为213 . 8 千克,母驴平均为173 . 8 千克。据对8 头低水平饲养未肥育的老骗驴屠宰率测定,屠宰率平均为49 . 2 % ,净肉率达35 %。
乌头驴一般2 岁性成熟,3 岁开始配种,每年5 ~ 7 月份为配种旺季。母驴多3 年两胎,终生产驹10 头左右。乌头驴4 岁达成年。初生公驹体高达成年的64 . 1 % , l 岁体高达成年的89 . 9 %,表明1 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迅速。3 岁时体高可达成年的97 . 7 % ,说明乌头驴早熟性好。
乌头驴耐劳苦,抗寒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好,遗传性能稳定。曾向邻省和国内20 多个省、自治区、市输出种驴,用于改良小型驴和与马杂交繁殖骡子。
 【品种评价及开发利用】 役用性能好,耐劳苦,抗寒能力强,遗传性稳定,瘦肉率高,肌纤维较细,味鲜美,脂肪呈微黄色,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原价值较高。改良小型驴或与马杂交,繁殖骡子,效果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