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一、矿物绝缘电缆简述
矿物绝缘电缆国内又称防火电缆或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电缆,国外简称MI电缆。该电缆最早于 1895年瑞士人研制开发,并取得专利,1934年法国率先将该项新技术转化为生产。矿物绝缘电缆的 出现是对传统电缆的创新,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场所和关键电气线路中发挥的作用,使塑料电缆望 尘莫 及。因而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工业发达国均相继开始生产矿物绝缘电缆,但主要仅用于建筑业 及重要的工业设施。而中国涉及较迟,直至1968年才开始由上海电缆研究所对该产品进行研制开发。 由于该产品用材和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其具有传统有机绝缘电缆所无法比拟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 耐环境性能和环保性能。随着该产品不断推广人们对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矿物绝缘电缆也越来越为人 们所认同,现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工业及民用建设中。
二、电缆设计、订货型号及表示方法
注:截面为25mm?以上的电缆均由单芯电缆组成。
轻型(500V):BTTQ、BTTVQ、BTTYQ 重型(750V):BTTZ、BTTVZ、BTTYZ
表示方法
例一:截面为1.5mm,3芯轻型铜芯铜护套矿物绝缘电缆表示为:BTTQ 3×1.5
例二:截面为300mm,5芯重型铜芯铜护套矿物绝缘电缆表示为:BTTZ 5×(1×300)
例三:截面为35mm, 4芯重型铜芯铜护套防腐外套矿物绝缘电缆表示为:BTTVZ 4×(1×35)
三、矿物绝缘电缆结构
矿物绝缘电缆以高导电率的 铜导体、矿物(氧化镁)绝缘、无缝铜管护套为基本结构组成,当电缆用于对铜有腐蚀 的场合时,最外层可加一层塑料外套(可选择)。
裸电缆连续工作温度可达250℃,在950℃~1000℃时可持续供电3小时,短时间或非常时期可接近铜的熔点1083℃ 工作(氧化镁熔点为2800℃)。
四、电缆的主要性能
耐火性能
电缆不但自身无法燃烧,更不会引发火源。即使在着火的情况下,电缆仍可正常工作。而且只要火焰温度低于铜的熔点温度,火情消除后,电缆无需更换,仍可继续使用。更换护套和芯线材料耐火更佳,可在油气环境下使用。
过载保护能力强
线路过载时,塑料电缆会因过电流或过电压而引发绝缘发热老化或击穿;而对于矿物绝缘电缆,只要发热达不到铜的熔点温度,电缆不会受损。即使瞬间击穿,击穿点处氧化镁既便熔化仍为氧化镁,过载消除后,电缆性能不会产生变化,仍可继续正常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