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范围
1. 可替代目前常用的各种氯制剂(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等)、季胺盐类、 过氧乙酸以及热水、蒸汽。
2. 食品、制药、肉制品、乳品等加工企业的空间、设备、人员、器具等消毒、保鲜、漂白。
3. 饮用水、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生产用水等的消毒、除藻、铁、锰。
4. 公共环境、医疗系统、传染病区等区域的预防及消杀。
5. 水产养殖、工业用水、冷却水、废污水、石油工程等水处理。
6. 农产品疾病预防、土壤、大棚杀菌、果蔬保鲜。 
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含量,不是指氯的含量,而是指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即以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反应完成时,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重量的氯气的氧化能力。因此,有效氯含量能反映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有效含氯含量愈高,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愈强,反之,消毒能力就弱。
1、清洗:清洗是消毒的前奏,如表面未经“清洗”,消毒剂是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达不到预期消毒效果。清洗的同时也清除物品表面的部分微生物,减少消毒剂使用量。
2、消毒剂剂量:消毒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消毒强度和时间两方面。消毒强度在化学消毒时是指消毒剂使用浓度,消毒强度和时间与消毒效果成正比。在一定情况下,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要有相应的消毒剂强度和时间两个参数决定。一般来说,增加消毒处理强度能相应提高消毒的速度;而增加消毒时间也可适当降低消毒强度。当然,如果消毒强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即使再延长时间也达不到消毒目的。
3、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对其消毒的效果自然不同。另外,微生物的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消毒效果,所以在消毒前要考虑到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来说,微生物的抵抗力越强,污染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
4、温度和湿度:一般来说,无论在物理消毒还是化学消毒剂中,温度越高效果越好。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一般45-80%消毒效果较好。(紫外线消毒60%以下较好)。
5、PH值:一般酸性条件下杀菌效果好。但一些胍类、季铵盐类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