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保护:在我国范围内活动的鹧鸪只有一种,即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这种鸟类在上背、下体及两翼有醒目的白点,背和尾有白色横斑,在丘陵、农田等地活动较多。但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加上大量狩猎以供出口,使得大部分地区的种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越来越少,应该控制猎取的数量,对数量下降过快的地区加强保护工作。张网捕鸟、贩卖野生鸟类是违法行为,市民朋友如有见到,可向相关部门举报。目前有大量人工饲养的石鸡当鹧鸪出售。 雄鸟:中等体型(30厘米),不会误认的黑色鹑类。枕、上背、下体及两翼有醒目的白点,背和尾具白色横斑。头黑带栗色眉纹,一宽阔的白色条带由眼下至耳羽,颏及喉白色。 雌鸟:似雄鸟,但下体皮黄色带黑斑,上体多棕褐色。上背黑,满布椭圆形白斑,羽端缀以栗色;下背至中央尾羽也黑,杂以波状狭,外侧尾羽端部纯黑;肩部栗色;覆羽暗褐,均有白点;飞羽暗褐,具白色横斑,*内侧飞羽与肩羽同。胸、上腹与上胁均黑色而密缀显著的眼状白斑,至下胁则转为自羽而杂以黑斑;下腹棕白。尾下覆羽棕色。脚短,橙黄色以至红褐色。雌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黑色较钝而沾褐色;白斑与纹均带棕色;下体变为棕白,杂以黑褐横斑。常栖于山地灌丛和草丛中。主食谷粒、豆类及其他植物的种子,嗜食蚱蜢、蚂蚁及其他昆虫。叫声响亮。在繁殖季节,1只雄鸟站在山岩上高鸣,若干雄鸟从不同方向的山顶上响应,此起彼伏,声音响彻山丘。3~4月繁殖。在草丛或灌丛中以干草、落叶等筑巢,内铺残羽。每窝产卵3~5枚;卵梨形,乳黄以至黄褐色,大小为37×30毫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