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对未来五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做出了总体性安排,测算出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可以预计的是清洁低碳能源将成为“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相比去年的价格上行,我国煤炭行业将迎来调整阶段。
该规划在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上均作出了控制要求,要求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同时从年均增速来看,“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左右。相比较之前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新规划在能源消费总量相对放宽,但煤炭消费的比重要求更严格,这就要求在从2016年开始,每年能源消费的增量中,更多由相对清洁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承担。严格控制煤炭的消费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想想*近一段时间的雾霾天气,我们不禁对规划内容的落实充满期待。在大气污染的背景下,对煤炭的消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能源走更清洁化的发展道路显得更加迫切。
就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而言,控制煤炭的消费量是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一环。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依赖程度有了很大改观。据资料显示,我国2015年发电量增加277千瓦时,不及往年十分之一。从去年3月17日发布的中国低碳蓝皮书可以看出,中国煤炭消费发生巨大转折,煤炭消费总量很可能在“十二五”期间的2013年已达峰值,未来难以显著高于2013年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能源消费年均增速下降幅度超过三分之一,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增速也随之大幅下降。再来看看具体数字,在煤炭消费行业占比中,煤炭发电一直占据*大的份额,受到用电量增速下滑和清洁能源发电量增加双重影响,中国煤炭消费发生明显转折。2000年至2013年间,全国煤炭消费量年均增加2.18亿吨,年均增长8.8%。2013年煤炭消费量达到新世纪以来的峰值,总量超42.2亿吨。2014年则出现首次下滑,总量减少1.23亿吨,降幅2.9%。2015年以来煤炭消费量继续下滑,降幅达3.7%。
消费量的变化带来的是产量的减少,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也逐步下降,2016年1-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滑10.7%,产量下滑比例呈扩大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我国在煤炭、钢铁等产业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及受到进口煤及新能源冲击叠加煤炭产能过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