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场加强疫病综合防控工作。严格防疫、检疫,不到疫区引牛,对检疫患有结核、布病、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的牛,应及时隔离并尽快确诊,对病牛的分泌物、粪便、剩余饲料、褥草及剖析的病变内脏应采取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另外,从调查几户新引进育肥牛发病情况来看,其引种地相同、症状基本相似,初步观察为牛支原体肺炎,药物可参考选用泰乐菌素、阿奇菌素、恩诺沙星等,并配以氨基比林、维生素B1、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其他辅助类药物治疗,采取静脉注射治疗效果较好。对重大传染性疫病要强制免疫接种。引进牛群饲养管理恢复正常后,可选用伊维菌素等驱虫药物,间隔1周左右用硝氯酚或吡喹酮等药物重复驱虫1次。
肉牛养殖场要按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在市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应免动物的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
肉牛养殖场内外、道路每周用3%强力消毒灵消毒一次,牛体可用百毒杀进行消毒。每批牛出售后,应对牛舍、栏、棚、粪便、剩料、用具等物品进行全面彻底刷洗,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消毒液药随配随用,禁止不同消毒剂之间相互混用,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毒性。消毒时应认真彻底,严防遗漏死角,保证疫苗的可靠性。疫苗接种的途径、注射方法、接种的剂量要准确,以便使牛体能产生足量的抗体。接种前要查清传染病流行的类型.以便接种有效疫苗,更有效地抵抗相应传染病对肉牛养殖场的侵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