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其外表
观察其外部形态、颜色等,初步判断污渍的类别。每一种污渍都有一定的形态与颜色。结集性污渍,就是那些明显成点或块状,吸附并覆盖于织物表面并污染浅层纤维。如:油漆、污泥、饭食。非色素类吸收性污渍,是指那些吸收并渗透至纤维内部的污渍。如动植物油渍、矿物油渍、水渍。含色素类吸收性污渍,是指吸收并渗透至纤维内部,呈一定颜色的污渍。如园珠笔油渍、蓝墨水渍、水果渍、汤汁渍。有的污渍兼有两种或几种以上的特点,如许多食品造成的污渍等。
2、嗅其味道
一般污渍都有一定的味道表现,新鲜时比较明显,陈渍略逊。对于某些污渍略施一定的蒸汽作用,仍可以嗅到。味道的辨别依靠日常对物质味道的经验积累。
3、触其感觉
当用手触及某些污渍表面时,会有一定的手感,凭手感有助于对污渍的辨别。如新鲜糖渍有粘感;陈糖渍发硬,仍有粘感。油渍多有腻感。蛋白质渍一刮即泛白。漆渍、涂料渍呈硬感且不易剥落。唇膏渍较软,手擦可除去一些。
4、察其位置
衣着上不同位置因不同场所受污染上。如吃饭易染衣服前部,前胸、袖口、大腿部,属于食物渍的可能性较大。领子部位可能是香水渍、化妆品渍。袖口部可能是书报油墨渍、食物渍。裆部可能是分泌物、排泄物。
5、断其基质
对于一般各类人的衣着特点要有了解。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着正规衬衣、西服、西裤,该类衣物上多是办公文具污渍及食物污渍;旅游者衣着随意,多为食物、酒、汽水渍,以及油渍、泥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