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最近,我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是提出了要建设新型环保的低碳发展新道路,这点一出台更是得到国民的认可和支持,可见,环保理念已经深入民心,而木屋作为新型环保的头号建筑,对于建设环保新家园,减少二氧化碳,提高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木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保温节能性、耐久性等,但木屋也有本身的缺点,比如说它受到了高度的限制。在我国,很难大面积的推广,木屋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多发的日本,低矮的木屋较多。木屋受高度限制,除了一些木塔外,很难看到高于20米的木屋。超过100米的建筑,则多用钢结构,因为钢结构重量比混凝土轻,而且抗拉伸力也较好。
平时人们在美国、日本看到的现代木屋多为一两层的,这与木材的特性有关,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天然木材力学性能有限,加上防火的要求,所以木结构不适合高层建筑。
尽管木屋已不再是现代建筑舞台的主角,但是其独特的构造理念和力学设计还是值得人们去研究和借鉴。
尽管目前人们对木屋的抗震性能有较为一致的观点,比如,其可变形的框架结构可以消解水平荷载积累的能量,但是具体原因仍然缺乏数理计算。我国古代木屋的承载负荷不是靠力学公式计算出来的,而是通过工匠世代传承、经验积累出来的。比如什么样的建筑,用多大的梁?多大的檩?文字并没有记载,全靠工匠的经验。我国木屋的书籍记载的只是工法,不像西方建筑学有复杂的力学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