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殖*大优点在于:养殖全过程无季节性,具有流水作业特点,可以进行高密度精养,*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能达到计划生产、均衡上市的理想境地。
1.工厂化养鱼的生产特点
工厂化养鱼也称工业化养鱼,就是在工厂里生产鱼产品。它是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对传统养鱼的提高和补充。工厂化养鱼是通过工厂设施的改善及对养殖对象的生活习性充分了解基础上,所进行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如高密度养殖、无污染养殖(不用或少用药物的健康养殖)、适温养殖(缩短饲养周期)、特种品种养殖(包括海水鱼虾养殖)等,这也是对江河湖海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因而具有以下特点:
(l)人工干预大,突破传统养殖依靠天然的局限性;
(2)生产占地少,可进行高密度精养,集约化程度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封闭式养殖,不受工业“三废”和农药化肥的污染,产品具有安全性;
(4)技术含量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品质量档次高,具有高效性。
因此,工厂化养鱼被社会学家和企业家誉为21世纪*佳产业之一。
2.多样化养殖模式的实施
当前,许多国家开展了工厂化养鱼,虽然设施功能的基本共同点是封闭、循环用水,经过过滤、净化,使水资源得以重复利用,但其形式多种多样,而形成了不同的养殖模式。如:
(1)德国“美兹姆”模式。鱼池中加置“生物包”,生物包下部充气增氧举水,每小时循环6次,养鳗单产可达100千克/平方米,我国深圳等地已引进500吨级的养鳗工厂设施三套。
(2)丹麦DAI模式。欧盟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模式,鱼池是分裂的,这类鱼池单产可达75千克/平方米,我国亦有所引进。
(3)西班牙“博蓝菲”模式。这种模式起源于水处理系统,它的水循环过滤装置是用玻璃纤维和聚酯树脂制成的压力罐,分机械过滤和生物过滤两种。
(4)中国的“鱼菜共生”系统。即把养鱼和种菜结合起来,实施“鱼菜共生”系统管理。利用养鱼废水无土栽培蔬菜,既净化了鱼池水质,又生产了无污染蔬菜,从而变废为利,形成了良性生态系统,体现了工厂化集约式养殖的优势。我国上海鱼机所等单位分别建起了三个“鱼菜共”车间,放养8种鱼,栽种7种蔬菜,每平方米水体可养20千克鱼,产生的肥料可供2平方米无土蔬菜的栽培
联系方式:
上海渔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沪杭公路15 |
![](http://img.qy6.com.cn/new2/shanghaiyuxi/1510292742.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