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板后浇带裂缝修复方案
一、 轨道板宽接缝后浇混凝土的裂缝
 原因分析
宽接缝后浇混凝土与轨道板之间普遍存在界面开裂现象,裂缝宽度为0.1~2mm,深度为贯穿缝。原因之一是由于宽接缝处的混凝土为现场后浇筑,与预制轨道版之间的界面部位粘接力差,产生收缩开裂;其二是由于温差导致混凝土轨道板和宽接缝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产生变形,在最薄弱部位产生开裂。
 修补建议
由于此类裂缝为非结构、活动裂缝,对结构安全不会产生危害,但为了防止水和有害介质渗透到内部,腐蚀钢筋及金属连接件,建议采用柔性材料进行封闭,可抵抗反复变形,确保轨道系统的耐久性。
二、 修补方案二(表面封闭: A300专用底涂+A12柔性补缝膏)
① 基层要求:
 基层表面应平整、清洁、坚固、干燥。
② 底涂处理
 修复裂缝缝前,先粘贴防污条,防止施工时密封胶粘污板面。
 用A300专用底涂涂刷在干净的基层表面,宽度10-20mm;10分钟后进行封缝施工。
③ 封闭施工
 用腻子刀刮平A12,修补膏修补厚度2mm,宽度10-20mm;
 立刻揭去防污条,固化过程应防止碰损、污染。
④ 养护
 24小时后固化,干燥养护7天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