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z-isp.com深圳光纤网消息为应对现有IPv4地址枯竭这一挑战,IPv6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纷纷出台明确的过渡计划并大力推进。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多的互联网用户,但IPv4地址仅占全球的不足8%,中国的IPv6部署形势异常紧迫。
作为国家政策主管部门,发改委在上个月正式印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45%以上, 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2013年底前将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向用户和应用优先分配IPv6地址,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
作为全球IP网络领域领导厂商,H3C又是如何看待我国 IPv6的现状和前景?在这场不可逆转的过渡大潮中,又应该如何运筹帷幄,在实现*低TCO平滑过渡的同时,规避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带着这些问题,C114中国通信网编辑对H3C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曹向英和解决方案资深架构师姚民进行了专访。
规模部署迫在眉睫
目前,全球基于IPv4设备的网络地址有40亿个,由于技术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拥有约3.32亿地址。网络获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比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互联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看来,国内运营商需要积极获取丰富的网络地址资源,设备制造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服务提供企业亟需开发特色服务,用户迫切需要更先进的网络设施和更加安全优质的业务体验;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三网融合等新兴交互式应用大规模发展,都对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形成迫切需求。
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商,三大电信运营商也纷纷行动起来。作为中国*大的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已在多地大规模开展IPv6试点并取得一定成果,将在未来三年内进行大规模的IPv6商业部署。
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表示,中国移动已经制订了端到端的IPv6完整过渡计划,包括接入网、承载网、支撑系统、终端、业务等环节,而目前已准备在9个省的大范围内开展IPv6试点。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说道,联通在许多省市的IPv4地址到今年年底将耗尽,当务之急是解决地址短缺。
许多前期国内IPv6课题研究与试用的参与者也有类似的看法。H3C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曹向英认为,IPv6部署的进展速度,也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面正在加速成熟。目前运营商实施IPv6骨干网已经提上日程,中科院的IPv6计划也在实施。一旦完成IPv6的网络转换,对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续网络发展的成本控制和运营维护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如果完全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IPv6的规模部署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投资规模比较大,二是短期之内看不到明显的效益。但一旦完成IPv6的网络转换,对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续网络发展的成本控制和运营维护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面正在加速成熟。目前运营商实施IPv6骨干网已经提上日程,中科院的IPv6计划也在实施。H3C不但是IPv6国际和国内标准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国内现有成型试验网的重要供应商之一,我们所有产品都是支持IPv6网络的,而且也正在进行一些应用和安全方面的研究。” 曹向英如此说道。
需求导向实现平滑演进
H3C解决方案资深架构师姚民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IPv6的部署已经迫在眉睫,但到现在落地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一是受制于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整体推进,第二就是不同的演进路径所带来的困惑。如何实现从IPv4向IPv6平滑过渡,是目前业内关注焦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