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讲话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权威者的身份出现的,而孩子则会被家长当做理所当然的顺从者。在这种对话方式下,家长对孩子的了解能有多少呢?动辄以家长的架子和自己的孩子讲话能让孩子得到什么呢?家长要学会放下架子,试着和孩子平等对话,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的道理。
赵总是一位大企业的经理,他虽然把企业打理得很好,对手下的负工也很宽容,但是在家里对自己的儿子却十分严厉,对孩子的错误动不动就非打即骂。他平时都是黑着脸,很少和儿子说话,有事也不和孩子商量,经常替儿子做主。只要孩子稍微做错了一点点小事就会被臭骂一顿。
有一次,他的儿子说:“我已经是个大人了,*大的愿望就是请求您能给我一些平等对话的机会,再也不要给我那样大的压力了。”看到儿子的眼晴里居然噙着泪,赵总感到自己的确有些过分了.。
一位做心理医生的朋友告诉赵总:“孩子也需要理解,孩子也需要尊重。对于孩子来说,有了宽松的生活环境,才会有轻松而健康的学习心态。”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总总算改掉了以往严厉的态度,有事就和孩子商量,主动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孩子犯了错也能和颜悦色地分析和说理。渐渐地,随着父子关系的融洽,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起来了。
家长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像赵总那样放下家长的架子,多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真正平等地与孩子进行对话,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才是真正尊重自己的孩子,才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必看网致力于分享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学习等孩子教育方法,如果你也希望你的孩子将来能够成材,请立即进入网站http://www.fumubikan.com/来学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