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幕投影又称环幕投影系统,包含环幕系统和环幕投影。环幕投影系统分为立体环幕投影和非立体环幕投影。环幕(立体)投影系统是一种视听高度沉浸的虚拟仿真显示环境,采用多台投影(通道)组成的环形投影屏幕,环形幕半径通常有100~360弧度不等,由于其屏幕半径宽大,观众的视觉完全被包围,再配合环绕立体声系统,使参与者充分体验一种高度身临其境的三维立体视听感受,获得一个具有高度沉浸感的虚拟仿真可视环境,是传统平幕显示设备不能比拟的,环幕投影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立体投影系统。
环幕电影是借助新的科技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其特点是电影画面特别大,银幕包围观众厅整整一圈,观众可以站在场地中央随意观看。这种形式的电影是9台摄影机同步全景角拍摄的,再由9台放映放在环形银幕上进行同步放映,形成一个360度的全景式画面。
环幕电影的历史发展
环幕电影萌芽于20世纪初。1900年,法国人格里姆安•塞松在巴黎用10台机械联锁的70毫米电影放映机,在一个直径约32米的圆柱形大厅内,从厅中心向四周放映。由于受当时光学和电光源技术水平的限制,映出的影像质量欠佳。那时采用大功率碳精灯作放映光源,放映机房室温高达60℃,当放映到第三场时,就发生了失火事故,因而被迫停映。这次实践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是环幕电影的先驱。
半个世纪后,实现环幕电影的构思再次得到尝试。1955年,美国人瓦尔特•迪斯尼在洛杉矶用11台16毫米摄影机拍摄环幕影片;用11台电气联锁的16毫米放映机,在一个直径为12米的圆柱形放映厅内,从圆柱形银幕外面,穿过11块银幕间的黑色挡条上的窗口向对面银幕放映;采用单声道磁性录还音。这次实践取得了成功,成为环幕电影实用与发展的新起点。60年代以来,在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制式的环幕电影。从画面部分所用胶片规格和条数来分,计有16毫米/11条,35毫米/9条,35毫米/11条(或22条),70毫米/3条等多种系统。我国自主开发的环幕电影系统(采用9条35毫米胶片)完成于1986年。目前我国已建有环幕电影院约20座,已摄制环幕影片约10部。
目前世界上流行较广的环幕电影大都是采用多胶片的电影系统。摄影时,需使用专门的能保证多条胶片同步运行的摄影机;放映时,需使用多台放映机,并通过电子连锁同步系统保证多台放映机及1台(或多台)还音设备连锁同步运行;环幕电影的录还音系统将立体声多路声迹(通常为9-11路)记录在单独运行的磁带(或光盘)上,放映时,磁性还音机(或光盘机)与多台放映机同时起动、同步运转、同时停机。
环幕电影作为一种能显著扩大观众视野的电影形式,能使风光记录影片,旅游影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使环幕电影技术装备简单化、轻便化,环幕电影系统所用胶片条数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环幕电影的声画质量必将不断提高。环幕立体投影系统就是采用多个投影系统组合而成的多通道显示系统,它比普通的标准投影系统具备更大的显示尺寸、更宽的视野、更多的显示内容、更高的显示分辨率以及更具冲击力和沉浸感的视觉效果。
这些年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环幕影片的制作和播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内通过几年的发展,无论在硬件设备集成还是影片的制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成功的例如 骄阳数字 利用自主研发的UltraMedia环幕全视景(立体和普通)展映系统,可以提供0-360度无拼缝的全视景显影,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静态或动态现场,以观众所在位置为镜头摄像位置,提供0-360度的全景完整画面,所以无论观众选择何种观看视角,均可清晰的观看相应视角的完整景像。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播放环幕实拍电影、环幕动画影片、多媒体演示、VR虚拟视景等。
作为核心技术是数字内容展示效果的保证,如互动效果等是通过软件与硬件设备方面的多媒体集成来实现的。多媒体集成涉及应用软件(基础技术为虚拟技术、语音控制、指控、图像识别等)、硬件、系统控制、设备比选、图像制作、视景的软硬件关系、造型设计等复杂环节。由于多媒体集成提供的是综合系统产品, 因此对实施技术有很高要求,包括系统集成和控制技术等。
数字展示工程技术,涵盖建筑、装饰、能源应用(水、电、风)、材质、结构和装置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并向大型化趋势发展,工程复杂度要求管理者具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工程队伍必须在图像、场景、视频和声像、灯光、特技、装饰工程以及建筑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技术人员配备,并有合作精神与实际操作经 验,在实施中及时应变、判断、协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