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种鹅的饲养管理: 母鹅8~10月龄开始产蛋,年平均产蛋30枚左右。要注意发现鹅群中的2%~3%的“常蛋鹅”,年产蛋可达60~70枚。
1.提高产蛋率,养好种鹅有四诀,即一选二补三粗四精。一选是要从60~70日龄的仔鹅(青年鹅)群中,选留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病的后备鹅。二补是对后备鹅除放牧外,每日要补喂精料,使其有足够的营养,以利生长发育。三粗是当后备鹅长到120日龄时,便转入粗饲阶段,以控制母鹅的性成熟期,提高产蛋量和耐粗饲的能力。四精是在种鹅产蛋前一个月和产蛋期间多喂精料,精粗料比为1∶1~0.5。同时,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种鹅在产蛋期间一定要补充光照,每天晚上宜补充光照3~4小时。并要合理放牧,每天放牧时间应在上午9点以后(因母鹅多在下半夜至上午8点产蛋,放牧过早易丢蛋),放牧时要选择平坦的场地且要慢慢驱赶,防止拥挤跌伤或产生应激反应,减少产蛋量。种鹅舍要保持干燥,厚垫干草,以利产蛋。
2.提高鹅蛋的受精率,主要是抓好五个环节:1种鹅选配与配比。公母种鹅必须体格健壮,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生理缺陷;公母种鹅配比要恰当,一般公母比例1∶5~7为宜;种公鹅配种适龄为1~4岁,种母鹅产蛋适龄为7月龄至3岁。2良好的交配场所。鹅是水禽,习惯在水上进行交配。因此,要求水面要宽,水体要深,一般在1.5米以上;水质要清,不能有废水污染。3合适的配种时间。早晨公鹅的性欲*为旺盛,下午4点左右也是公母鹅交配的又一良机。每天两次放水(即交配),并适当延长放水(交配)时间,尽量使每只母鹅都获得复配机会。
(二)雏鹅的饲养管理:
(1)雏鹅的饲养
1、饮水 雏鹅出壳后由于运输或环境的变化,*好在1-3日龄雏鹅的饮水中加入双岐维他,或配成0.05%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其饮用。雏鹅的饮水*好使用小型饮水器,或使用水盆、水盘,但不宜过大,盘中水深度不超过1厘米,以雏鹅绒毛不沾湿为原则。雏鹅开始时不会饮水,可进行人工调教,对个别鹅可将其喙按入水中饮水1-2次后,便可使其学会饮水。
2、开食 雏鹅出壳后12-24小时内应让其采食,初生雏鹅及时开食,有利于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如用颗粒料开食,应将粒料磨碎,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让其啄食。刚开始时,可将少量饲料撒在幼雏的身上,以引起其啄食的欲望。由于雏鹅消化道容积小,喂料量应做到“少喂勤添”。随着雏鹅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加喂青绿饲料或青菜叶,可以单独饲喂,但应切成细丝状。
3、饲喂次数和方法 育雏阶段应根据少喂勤添的原则。1周龄内,一般每天喂料6-9次,约每3小时喂料一次;从第2周龄开始,雏鹅的体力有所增强,一次采食量增大,可减少到每天喂料5-6次,其中夜里喂两次。喂料时可以把精料和青料分开,先喂精料后喂青料,以防止雏鹅专挑青料吃,而少吃精料,不能满足雏鹅的营养需要。随着雏鹅放牧能力的加强,可适当减少饲喂次数。
4、日粮配合 科学的养鹅方法应用全价配合日粮饲喂雏鹅,有条件的地方*好使用颗粒饲料(直径为2.5毫米),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增重效果。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补饲精料,增加优质青饲料的用量,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2)雏鹅的管理
1、放牧与放水 春季育雏,从4-5日龄起在育雏室附近平坦的嫩 草地上活动,让其自由的增加,逐渐延长室外活动的时间,放牧时赶鹅要慢。放牧的同时可结合放水,把雏鹅赶到浅水处让其自由下水、戏水、切不可强迫赶入水中。开始放牧放水的日龄视气候情况而定,夏季可提前1-2天,冬季则宜推迟。放牧的时间和距离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以锻炼雏鹅的体质和觅食能力,逐渐过渡到以放牧为主,减少精料的补饲,降低饲养成本。
2、保温与防湿 在育雏期间,经常检查育雏室温度的变化。如育雏室温度过低、雏鹅打堆时,应及时哄散,并尽快将温度升到适宜的范围;如温度过高雏鹅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大时,应及时降温。随着雏鹅日龄的增长,应逐渐降低育雏温度。到10-14日龄时达到完全脱温,而在夏秋季节则到7日龄时可完全脱温,其具体的脱温时间视天气的变化略有差异。
在保温的同时应注意防潮湿。雏鹅饮水时往往弄湿饮水器或水槽周围的垫料,加之粪便的蒸发,必然导致室内湿度和氨等有害气体浓度长江高。因此,育雏期间应注意室内的通风抽象气,经常保持舍内垫料的干燥、新鲜、空气的流通,地面干燥、新鲜、空气的流通,地面干燥清洁。
3、疾病预防 对于细菌病,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消毒,如有发生,可用禽痢霸、肠宝、奇特霉素、恩诺沙星等伴料或伴水。对于病毒病,只能以以防为主,我市主要以小鹅瘟、副粘病毒为主,因此建议在7-14日龄注射小鹅瘟-副粘病毒-禽流感三联灭活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