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P-R1)文档安全系统技术特点
1、采用指纹内置方案内核驱动加密技术,支持更多格式的文件
目前为止,指纹内置方案的内核驱动加密技术是常见的五种内核加密方式中最为完善的一种加密技术。该方案将加密标识内置于文件内,成为文件的一部分。当需要打开文件时,会首先识别此文件是否含有加密标识。如果有加密标识,则对此文件进行透明解密。当需要保存文件时,对内存中的文件进行透明的加密,然后写上加密标识。指纹内置方案,使得身份认证技术成为可能。这种加密技术真正实现一份文档某些人(身份)可以打开,而其他人(身份)则不可以。另外从UG等从Unix转过来的程序,导入导出等操作依旧可以无障碍进行。
2、完全透明加密http://www.prismsoft.cn/,不改变操作习惯,与存储介质无关。
当用Word打开一个DOC文档,用AutoCAD打开一个DWG文件时。(P-R1)会自动监测到此操作,并进行相关的解密工作,当要保存此文件时,又会进行相关的加密工作。所有的这些过程都是(P-R1)在后台完成的,用户根本无需也无法进行干预。这些被加密过的文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用U盘拷贝、用光盘刻录、发邮件、用Ftp上传、用QQ等P2P工具上传,泄漏出去的文件均无法打开。
3、内容识别,而非扩展名识别
依赖扩展名识别就像是依赖姓名来识别一个人。而我们采用的方案类似DNA识别,只要文件的内容是需要受控加密的话,无论将其保存成为什么扩展名,都将被自动加密。
4、精确识别加密受控程序
(P-R1)并不依赖可执行程序的名称来确定是否是加密受控程序,也并不计算可执行程序的MD值。而是有一套专用智能识别算法。智能识别技术,无论怎么改变程序的名称,甚至用UPX等软件压缩可执行程序来改变MD值,依旧不会逃过(P-R1)的监测。
5、人性化的复制/粘贴/拖放/截屏控制/打印策略。
若采用复制/粘贴可将加密的内容拷贝至非加密内容中,即可导致信息的泄密。但若限制复制粘贴等功能,则用户的日常工作将会受到影响。(P-R1)的设计是在提供信息保密的同时又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此文档(P-R1)采用的策略是:加密文件之间可以互相复制/粘贴,非加密文件之间也可互相复制/粘贴,非加密文件的内容可粘贴至加密文件,但加密文件的内容不可粘贴至非加密文件中。对于拖放,(P-R1)也采用同样的策略。对于拷屏的策略是:如果有加密的文件处在打开状态,则禁止拷屏,否则允许。对打印的策略:如果加密文件禁止打印不需要加密的文件可以正常打印。
6、协同企业管理,灵活的组策略
根据用户的工作需要,客户可以对整个组设置规则,也可以针对单台电脑进行设置,同时一台电脑可以在不同的组中。如技术部(组)、财务部(组)、销售部(组)等,可以对整个工作组进行设置,同时也可对某台电脑进行单独的设置。
7、双密钥设计
当软件提供给客户的时候,厂商为客户提供全球唯一的密钥确保客户的加密格式不会相同。客户再自行设置一个密钥,使供应商亦无法解开被加密的文件,解除客户的后顾之忧。
8、客户端无进程,无法自己卸载。
由于采用微软的内核驱动技术(P-R1)客户端安装后开机随系统启动可以完美地嵌入操作系统,客户端采用无界面设计,在安装好客户端后,员工不会感觉到有(P-R1)的存在。所有的加密均是在背后由(P-R1)自动完成,此过程无需也不可干预。无进程,防止结束客户端进程泄密,并对客户端软件做了卸载保护,客户端电脑无法卸载只有有权限的管理端用户才能卸载。
9、企业独有密钥的分级管理。
根据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不同部门和不同权限的人采取不同的密钥,技术部和销售部采用不同的密钥,两个部门之间的加密文件不能互相打开,但总经理室可以打开技术部和销售部的加密文件。技术部和销售部无法打开总经理室的文件。
10、和平共处不与设计软件、应用软件、安全软件相冲突。
为企业打造一个安全环境,加密文件企业内部自由流通,不改变操作习惯不影响设计软件之间的格式转换,不和市场上的防火墙软件、杀毒软件、防水墙系统、其它安全软件、公司OA系统、ERP、PDM系统等。
11、完善的日志管理
提供完善的操作日志查询、导出、备注功能,发生泄密后有可查的依据。
12、智能扫描的批量加/解密功能
安装好(P-R1)加密软件后,用批量扫描加密工具对所有客户端电脑中已经存在的文件进行批量初始化加密。以后新产生的文件都会自动加密,保证电脑内的电子文档都是以密文存在的。 |
![](http://img.qy6.com.cn/images/noimg.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