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防震锤问世,起初的名字是司托马布里奇防震锤,之后则被称为4D型防震锤。
主要设计原理是使用一根钢绞丝连接2个锤头,通过灵敏的钢绞线所产生的锤头谐振,一次来达到消耗因风而产生的导线振动。此原理直到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一种,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通过此原理以及人们精明的大脑,逐渐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锤头形式,例如生活中常见的骨头形状、两锤头之间有扭距的扭转式防振锤,另外还有一种金口的防振锤意大利的4R防振锤等。
50年代初期,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线路金具的要求要来越高,因此澳大利亚Philip Dulhunty 对于4R防振锤进行了形式改进,,就是将锤头形状进行音叉式耳朵形设计 并且首次设计大小锤头不对称式,在其他如锤头重量、线夹形状等方面也有变化。因为 4 R起名源自4个R形的锤头,P h i l i p在命名新型防振锤型号时,将自己姓的来源 。
新型锤头的出现,即刻变受到普遍关注,因为有较高的频率覆盖特性,1 0Hz 一 1 5 0Hz,持久的疲劳性能,能耐受1 0 1 0 7次振动而功率特性不衰减。经澳大利亚 A S 1 1 5 4标准制定 的规范进行各方面的试验 , 4 D防振锤可 以提供完全的频率保护和特性性能。这此试验主要是:阻抗测量、反驻波比预测、功率特性试验、尺寸和外观检验、疲劳型式试验、锤头拉脱试验、线夹滑移试验、无线电干扰和电晕试验、防振效能评估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