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走上讲台已经二十年了,在教师队伍中尚属中间,一直以来都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教初中语文,发现所接手的班级中作文水平高的仅有几个,而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均为寥寥数语,干涩无味,缺乏感情的投入,或者生般硬造,脱离实际。自从接手两届初中,的确发现中学作文的难处。不仅是启蒙教育基础不扎实,还在于教师在教学上的不切实际的应试所带来的恶果。经过笔者多年的探索,所任教的班级的作文水平也有不少进步。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在课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做到不脱离实际
脱离了生活实际,这样的作文将会变得满篇废话。在对课文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作者所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去观察、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努力去发现我们那五彩缤纷的生活,去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将不脱离实际,不再是一堆废话。
八年级上期,本人进行了一次作文公开课标题是:“链接生活,由事生发,快乐作文”,课前设计了相关的校内校外的新闻报道,组织学生收集了相应的学生生活的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引导了学生发布新闻,别开生面,由此感悟到,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关喜闻乐见的事件,学生会主动寻找,并加以生动的描述。课堂上,根据学生对事件的叙述,其他同学开展深入的讨论,让学生从事件中总结一定的道理,以深化中心,得到启示。讨论时,一些学生就食堂伙食就餐的排队作了一番报道,从拥挤到让位谈到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独到的见解令在座的教师们有所感悟:开放性的课堂可以打开学生心灵之门,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以此为契机,教师每周要求学生写好周记,在周记上认真评改,这实际上是和学生在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的交流,教师所作的评语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二、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良好习惯,并能运用仿写,发挥“再创造”
唐杜甫说过:读书破完卷,下笔如有神。告诉我们,只有多读,才会有广博的知识,写起作文来才会如有“神”在帮助。当然,光多读还不够,还必须注重积累,将自己在读的时候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摘抄下来,并能在需要拿出来为己用。对此,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在多读的同时,每人准备一本专门用来摘录好词好句的笔记本作为积累本。同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精品课程由南京精锐教育http://www.njjingrui.com/整理并发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