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传承中华古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对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文言文不但言简意赅,而且表现力丰富,许多成语典故、名言警句至今仍然经常被引用。因此,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
古代教育是以学习古典语文为主的。在中国,从汉代的五经,到唐代的七经、九经,直至南宋的十三经,儒家的著作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智者学园,到古罗马的修辞学校,从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到文艺复兴以后兴起的古典文科中学,都是以学习古文为主的综合教育。爱因斯坦十岁进古典中学,也得死记硬背拉丁语和希腊语语法。人教版新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文言文的阅读量,无论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是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我们民族大量的文化遗产都是用文言写成的,这些文化遗产包括文史哲以及古代科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甚至研究自然界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从语文学习上说,学习文言文,对确切理解现代汉语的词义,培养现代人的语感,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汉语的许多词语仍保有文言的成份,如“逐鹿”、“问鼎”、“滥觞”等,不了解这些词语的确切含义,往往会用错,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至于古代诗文中的优秀作品,它们所表现出的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感情,更值得现代人欣赏和鉴赏。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文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素养。因此,在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占有一定的地位。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髙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深人探讨的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主动性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益的。古语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言含有深刻的哲理: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认真去学。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精品课程由烟台学大教育http://www.xuedayt.com/整理并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