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韩国棋院网公布了新一届韩国国家队教练组和队员名单,对比日本国家队,韩国国家队设置更细化,也更接近中国国家队。世界棋坛三强越来越重视国家队建设,围棋也从作坊式师承逐渐过渡到正规的国家队。道场选苗子、打基础,国家队提高出人才,或将成为未来各国围棋发展的必然。
师承、门派已过时
在围棋的发源国中国,历代关于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喜爱围棋的记载不胜其数,然而对于如何教学传承却提及甚少,最有名的当属弈秋教棋的故事,但那则寓言故事更多的是教育人们学习要专心,重点不在棋上。www.mmqpxz.com明清有谱可查的国手,其师承大多含糊,最有名的当属黄龙士与徐星友,后者还是带师学艺。
而在东邻日本,从战国时代末期算砂、安井算哲、林利玄、中村道硕等高手出现后,形成棋坛四大家,各自开馆收徒,国家提供俸禄且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四大家互相争斗三百年,为了地位与名声不惜性命相搏,各家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密不外传,闭门造车敝帚自珍只能让围棋发展缓慢。
近代大家木谷实创建著名的“木谷道场”,培养出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等大师级棋手,但也只是在选材和训练上有所突破,师承门派之风依然严重。早期的韩国照搬日本,而中国因为国家体制原因,一度把师徒传承视为封建糟粕而不被允许,早早建立了国家队,以致陈祖德、聂卫平、刘小光、马晓春等棋手虽无师徒之名但却有师徒之实。而中国这种现代体育项目通用的做法,终于在近年显露出强大的优势。
围棋作为体育项目 国家队制是必然选择
自1988年国际大赛创办以来,围棋更加国际化,之后互联网又给围棋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棋谱和技术完全公开化,沿用了几百年的传承方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韩国的几个著名道场,的确培养出不少人才,韩国也藉此在战绩上领先多年,随后中国效仿。但道场的成功在于以大训练量甚至体罚等方式培养年轻人,技术达到一定层面、年龄进入成年人之后,道场模式就作用不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