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清理清掏的周期和管理的必要性,
化粪池清理清掏周期的确定
化粪池正常运行的养护措施主要是进行定期清理清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2009 年版) 中4. 8. 6 条规定,化粪池清理清掏周期根据污水温度高低和当地气候条件,宜为3 ~ 12个月。一般在冬季污水平均温度为10 ℃时,污泥直至分解成机物残渣的时间为120 d,因此清掏周期不应小于120 d。当气温和污水水温较高时,可以取低值,反之取高值范区内化粪池清理清掏周期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在化粪池不发生淤积溢流的前提下,根据监测指标,在化粪池处理效果达到*优后,运行效果变差时考虑清掏。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考虑化粪池清理清掏:粪皮厚度> 40 cm 时建议清掏; 底部浮渣距出水管高度< 7. 5 cm; 底部污泥容积占50%; 表层( 水面) 距池顶高度< 250 cm; 污水处理效果变差; 居民投诉化粪池溢流; 如果上述情况均未发生,可按化粪池清掏计划定期清掏; 每年至少清掏一次。监测期达一年后,可确定所有代表性化粪池在正常运行时的清掏周期。
1/及管理、使用和服务等方面未制定相关规定,导致化粪池管理较混乱。
2/由于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的不当,化粪池的污水处理能力降低,部分化粪池反而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化粪池需定期将污泥清掏外运,填埋或用作肥料。
3/由于清掏不及时,易出现堵塞满溢等问题,影响环境卫生,遭居民投诉,并存在传播病菌等隐患。
4/化粪池清掏市场混乱,清掏队伍的技术不规范,有些私人清掏公司为节约成本甚至将清掏的粪渣随意倾倒,造成二次污染[2]。化粪池一般采用砖砌水泥砂浆抹面而防渗性差。 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400-698-9975
5/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渗漏现象,存在污染附近地下给水管网的可能。
6/当管理不善时,粪便板结堵塞导气管,消化过程产生的大量沼气在池内蓄积,易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另外,当化粪池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溢流时,溢流粪水将随雨水系统进入河流或海洋,使得化粪池成为河流或海洋污染的陆源污染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