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御宝轩杂项征集部负责人陈经理表示——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37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中国漆器拍卖成交的纪录。漆器传世品不多,虽未能在艺术品市场上形成大的收藏门类,但纵观近几年的漆器拍卖,不少明清的漆器均以上百万元的高价成交,这反映出漆器具有较大的收藏投资前景。
在传统工艺品拍卖中,漆器虽屡创佳绩,但迟迟未能异军突起。不过,由于其不易保存,且存世量较少,收藏价格洼地已经形成。
漆器收藏势头好
2006年,香港苏富比曾以606.3万元的高价拍出一件清代“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 同年,中国嘉德以550万元拍出了一件清代“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
保利2010年秋拍中清乾隆漆刻御制诗仿“周兕觥”以515.2万元成交。此器端庄大气,精工细作,构思巧妙,无论器形还是技艺均追求极致。其整体素面,器身刻乾隆御制诗文,造型别出心裁,眼瞪大如铃,牛角竖立,双耳外张,虎虎生威,颇具帝王之势。
漆器虽屡创高价,却未能拍场走红。对此,深圳御宝轩艺术品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资深分析师认为,目前在收藏和拍卖市场上,漆器有点类似玉器的情况,拍卖主要以明清两朝的器物为主。相对于国外和香港的市场,内地漆器拍卖和收藏状况还远未成熟。主要原因是漆器不太利于保存和把玩,而且存世量较小,加上人们对元以前的器物还没有足够认识,导致国内高古漆器的价格还处于低位。
在此深圳御宝轩市场分析师建议收藏者,对于出土保存状况较好的、已经脱水的漆器应该注重收藏。因为高古漆器目前价位偏低,而且很多属于国家重要文物,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人们对漆器认识的提高,这部分漆器在将来的市场具有较大的收藏投资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