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厦门古玉鉴定
中国金牌古玩经纪人陈经理18659106420(藏友可免费来电咨询) QQ2697725951 邮箱2697725951@qq.com
真正推崇高古玉的时代,远的不说,近的可能在清末民初。但这种状况很快就改变了,因为高古玉绝大部分都是出土器,而在土里历经了几百上千年的东西,无论是在洁白度还是美感上,都已经被侵蚀得所剩无几了。
清末民初,当时的金石学家潘祖荫和万印楼楼主陈介祺都很推崇青铜器和古玉,大量收入这些出土文物,而且,在他们看来,玉要有沁色才美。事实上,按照科学的观点,血沁、土沁、水沁,都不是有利于健康的物质。后来,留学西方的中国人多了,大家慢慢又转向追求玉的洁白无瑕、温润可亲。于是,古玉中就很重视传世品的那部分,特别是明清宫廷玉器。
这种风气沿袭下来,今人也比较认同,所以清宫玉器,特别是乾隆玉,现在的拍卖价远远高于商周时代的高古玉。乾隆朝因为打通了和田玉的运输渠道,所选玉料很好,而且是阳光底下的传世品,所以市场的认可度很高。
我对于高古玉是一概不碰的。除了因为大部分是出土器,我比较忌讳之外,还因为现在造假的实在太多,防不胜防。另外,好的高古玉基本都进了博物馆,或者在一些大藏家手里,他们不会轻易释放到市场上,能在拍卖场上看到的*高古玉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宁缺毋滥。
还有一点,传统玉文化深厚绵长,孔子说过“玉有十一德”,《礼记》中又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甚至还有流传很广的和氏璧的故事,可见前人对玉很是情有独钟。但今人对古代玉文化的了解很肤浅,像玉圭、玉琮、玉璧等器型,各种古玉上的纹饰,现在的专家学者也未必能说清说透。文化积淀很深,解读却不够清晰,我们所知不足一二,还是少碰为妙。
我想,出土玉*好的归宿确实是博物馆,这样才更有利于体现其教育和研究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