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服装业得到长足发展。即便是在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的夹攻之下,服装业的内销和出口总额依然保持着节节攀升的势头。尤其令人兴奋的是,中国服装业已经开始摆脱“贴牌加工”的尴尬标签,逐步向自主品牌转变。随着品牌实力的提升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即便是在去年“最难毕业季”的高压之下,服装人才www,cnfzrcw,com的走势也是风景独好。“高级女装定制设计师年薪25万元起”、“服装设计总监月薪2万元”……类似的服装企业招聘广告随处可见,服装人才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反之,由于供需的不平衡,服装企业普遍求贤若渴。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如面料采购、制版师、销售经理、跟单员、生产管理等,需求缺口更大。人才短缺无疑成了制约着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绊脚石。许多沿海城市的服装企业如今都面临着“有单不敢接,有钱没法赚”的窘境。走访这些厂家可以看到,车间里的大部分缝纫机都处于闲置状态,好多服装厂家只能启动30%的生产能力,更有一些小厂家甚至已经停工歇业。各大服装企业和劳务公司虽然使尽浑身解数招募工人,比如提高薪资,改善福利等,但招来的员工还是难以满足产线需求。
其实服装业的“招工难”不仅局限在一线工人,还包括本土设计人才。本土设计师的缺乏已经制约到本土服装品牌的发展与扩张。之前,不少企业都不惜花重金来吸引外来人才,然而后来发现这条策略的收效十分有限。招募外来人才不仅抬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不能保证这些人才长期留职。高成本和频繁的人员流动对一个品牌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那么,近年来服装企业频频出现的招聘窘境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答案是多方面的。比如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问题。由于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在大城市上学非常困难,再加上医疗、养老等问题得不到解决,许多的务工人员都选择在家乡就业。另一方面是80、90的思想观念问题,这些人的成长环境相对优越,因而长大后不愿像父辈那样从事辛苦的服装行业。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那就是服装业供求市场的信息不够畅通。虽然服装企业猎头们通过招聘会、电视广告、传单等方式发布了招聘信息,但是要及时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员工还是非常不容易。另一方面,服装行业的求职者也未必能通过这些渠道及时而便捷地了解到厂家的招聘信息。中国服装行业的规模非常之大,海量的职位和海量的求职需求如果达不成良性的平衡会非常浪费社会资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