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DF)和登革出血热(DHF)是由登革病毒DEN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分为4个血清型:DEN1、DEN2、DEN3、DEN4,相互间无交叉反应。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5-8天,登革病毒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出现高热、出血和休克,病死率高;伴有休克综合征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SS)。该病预后一般良好,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症如治疗不及时,会有死亡的危险,其病死率大约在5%-20%.
分布: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主要分布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太平洋群岛、美洲和非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有DF的暴发流行。大多数国家同时存在3-4个登革病毒的流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每年都有DF和DHF暴发流行。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都爆发过登革热。广东近年来登革的流行一直未间断过,DEN1-4型均有感染流行。
年龄与性别:任何年龄都可感染登革病毒发病,但新老疫区有差别,在东南亚地区发病多数为15岁以下儿童,我国以儿童和青壮年患病率*高,这表明我国登革的流行多在新疫区。发病性别无明显差异。感染后可获得同型病毒免疫力,一般1-5年,但对其它血清型无交叉保护作用。
传染源:人和猴类是登革病毒感染的主要对象和可能的宿主。在城市型登革热病毒感染循环中,病人和隐形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在丛林型疫源地中,猴是主要传染源。
媒介及途径: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沿海、台湾南部、广东阳江以南沿海、广西北海地区,该蚊是一种严格的家栖蚊,与人关系密切,白天叮咬人。在流行区,埃及伊蚊带毒率很高,传播能力很强。白纹伊蚊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亚洲热带和部分温带地区,在我国分布较广,北起辽宁南至海南都有分布,白纹伊蚊对登革4型病毒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无埃及伊蚊地区,白纹伊蚊是主要传病媒介。
预防:登革热的预防主要是控制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提高人群免疫力。由于目前尚无可靠的疫苗和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蚊媒控制的办法预防登革热的传播。
泰安清波公司提供上门消杀服务(泰安灭老鼠、泰安灭蟑螂、泰安灭苍蝇、泰安灭蚊子、泰安灭蚂蚁、泰安灭跳蚤等)消杀害虫咨询服务 管理 泰安专业灭四害 pmp咨询 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