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决定ERP成败
企业希望通过ERP的上线规范企业管理,达到企业精细化管理,精益化生产。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企业实施应用过程中,通过ERP将精益管理理念固化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与企业自我完善基础管理保证ERP顺利运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管理大师戴夫费拉瑞曾说过:成长性企业中有95%是由于基础管理没有做好而失败的。在ERP实施的过程,不注重基础管理的完善,不把远瞻的战略与管理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则和制度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会决定或影响到企业应用ERP的成败。
(1)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的整理是ERP系统实施过程中非常繁琐但又极其重要的工作,制造型企业的数据不仅复杂,而且在ERP实施前往往会非常不规范,经常表现出编码规则不统一、企业标准化执行力度不足、设计文件不规范等等众多问题。但是,ERP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数据的准确、及时和完备,数据准备工作在整个系统实施过程中头绪*多、工作量*大。
(2)流程优化管理
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也是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除去重叠的和无效的、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机构和岗位设置,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层次,重新进行整合,从而确保企业有一个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相应的重组,实现组织扁平化、小型化、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3)规章制度落实
规章制度指企业制定、完善、执行各类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所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很多管理基础不是很好的企业,虽然规章制度一大堆,但是由于文字太多,行为量化太少,制度的内容就会很模糊,遵守制度和违反制度的区别不明确。而ERP系统的实施应用,讲究数据的及时准确录入及业务流程的及时有效运转,这就要求支撑ERP系统运行的制度,需要细化到员工行为发生的时间节点和行为规范,需要将工作结果、工作内容、完成工作时间、工作程序等等进行标准化。
文章来源于:义乌市顶捷软件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