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两地往来方便合作才能紧密
陈武是深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在深圳和香港都有自己的企业。他告诉记者,自己公司的那辆深港两地牌的汽车“很抢手”,不仅公司使用很紧张,还常常有朋友要借。“没办法,需求量大,办个两地牌又太难。”
对这个话题,许多市民都有共鸣。省政协委员林国贞的企业在深圳,与香港有大量业务往来:“因为没有两地车牌,别说平时工作不便,就是去香港机场接个客户来深圳,也要到处借车。”
香港人方可先生娶了个深圳太太,在深圳买了房子。他每天要带着孩子过关,坐火车转地铁再转公交车上班和上学,“如果有个两地车牌,我可以开车送孩子上学,自己再去上班,那就方便多了。”
据深圳海关提供的数字,去年从深港各口岸进出的粤港两地牌车辆共41000多辆,其中货车占了22000多辆,小汽车和客车仅19000多辆。
“这个数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深港往来方便合作才能紧密。”九届省政协委员、市社科院院长乐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说,随着深港两地的融合,不仅两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需要跨境工作和生活的两地居民越来越多。要实现人流、物流、车流更好地互通,仅仅依靠跨境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是不够的,开放更多的两地车行驶牌证势在必行。”
“放开两地牌,只要遵循市场化和公平原则,管理得当,应该不会对两地的交通管理构成多大的冲击。”一位车主表示,通过合理的市场化调节手段,可以避免两地车辆互通后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油价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并可以利用两地交通的“无缝”对接,带动深港两地更好地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两地车牌申请条件不符合实际需求
申请一辆两地车有多难?根据有关规定,在我省山区办实业投资额在40万美元以上的,到非山区办实业实际投资额在150万美元以上的港澳商户可申办两地车牌。而内地企业要申请两地车牌则更难,必须的条件包括注册资本达5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达5000万元以上和职工总数达500人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