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业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金融服务。*先在全国试点保理业务的滨海新区,目前拥有商业保理公司110余家,注册资本近70亿美元。
在第八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商业保理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大政策支持,妥善解决商业保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行业发展。
保理行业前景广阔
保理是伴随着赊销而产生的信用服务行业。供货商将货物提供给下游厂商后,下游厂商一般会隔一段时间才会把货款给供货商,若供货商在货款到来之前急需资金,可以把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先行“垫付”货款,并收取到账的货款和一定的费用。
赊销是我国主流的交易方式。数据显示,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赊销比例在70%以上,而国内贸易更是大量采用赊销。业内人士估计,全国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在20万亿元以上。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认为,经过11年的发展,中国的保理业务不管是银行的保理,还是商业的保理,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在2011年,银行保理的整个业务量已经突破了2万亿,在2012年达到了2.83万亿,在2013年现在不完全的统计是要突破3万亿,未来还将继续发展。
平安国际商业保理董事长张涛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一大贸易国,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全球经济放缓,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转化,主动权潜移默化地转移到了买方。如此势必带来赊销的出现,卖方必须给客户提供一个账期,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否则的话就拿不到定单。这位保理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商业保理发展滞后
发展商业保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
|